#多謝Shell
自從一月十一日毛記電視第一屆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之後,相信依個hashtag,以及活動製作單位100毛已經係無人不知曉。
好似係。
我有教書朋友,興致勃勃咁同啲學生分享自己當晚有幾感動,卻駭然發然原來唔少中學生,根本唔知發生咩事。由此喺臉書上面引發咗一個有關世代、代溝,甚至到香港未來悲觀與否諸如此類嘅討論。
可能你對嗰啲問題更有興趣,但對我嚟講,我哋首先需要解決嘅係基本事實問題:
當然,如果你係贊助成100萬嘅Shell,或者比100毛兜售過嘅潛在贊助商,絕有可能得悉佢嘅reader demographics。根據信報嘅資料,「毛記電視」網站約75%訪客係34歲或以下,但始終未夠仔細。
如果你係一個單純好奇心重嘅online marketer,或者廣大市民,點先可以知道依啲數據呢?
唔使用Hack嘅,用Facebook就得啦。
其實只要你係Facebook 用家,而且係一個專頁管理員,你就可以利用佢嘅Adverts Manager去估算佢嘅閱讀年齡層*(記得留意註)。
Facebook Adverts Manager 介面
Facebook Adverts Manager係臉書賣廣告嘅控制台。當你準備落一個廣告嘅時候,你可以定義個廣告嘅接收範圍,而臉書會俾返個範圍估算(potential reach)你知。
有趣嘅地方,就係個選擇範圍入面,係包括廣告受眾嘅興趣,而100毛正正係列入為一種「額外興趣」(課外活動咁解?)。
只要我哋揀定有興趣100most 嘅觀眾,再將年齡範圍按年收窄,我哋就可以得出讚好100毛嘅年齡分佈。而再比較Facebook使用者嘅年齡分佈(用返同一個方法),我哋就可以得出100毛喺不同年齡層嘅受歡迎程度。
小弟將Facebook提供嘅數據,整咗個圖表:
由以上數據我哋可以解釋到,點解我嘅中學教師朋友,會覺得100毛現象係咁犀利,但係問返班中學生就完全唔覺。而且,我哋亦都可以從此年齡組別,略略估計到100毛嘅讀者嘅消費力,肯肯定係好過讀緊書嘅大學生(雖然可能都係廢青)。
分析完數據,完未?未完……
其實以上嘅數據嘅品質頗為粗梳,有唔少前設同埋已知嘅問題:
所以,依個數據充其量只係一個參考,未可作準。
其實講一大論嘢,都係拋磚引玉,希望刺激下討論啫。
好多時我哋討論一個問題嘅時候,往往從意識形態、大道理層面去傾,但係好少去真係落手落腳去搵啲證據比較下。而證據嘅嘢,有時遠在天邊,近在眼前。做人,都係empirical好啲。
至於作為行銷人(marketer),好容易沉醉於諗食字諗爆諗viral嘅「質性」層面嘅嘢,但相對少一種對數據警惕甚至沉溺(obsessed)嘅態度(係,係食咗字)。由其喺講求大數據嘅今日,就算你嘅角色唔係technical或者analytical,都應該培養多啲依兩種能力。Adobe Marketing Cloud最近嘅廣告就講得啱:
Without data, marketing is just a gamble.
以上。
歡迎留言講兩句。